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玄奘 卷十一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一

尔时佛告具寿善现,汝以辩才当为菩萨摩诃萨众宣说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法。教诫教授诸菩萨摩诃萨。令於般若波罗蜜多修学究竟。时诸菩萨摩诃萨众及大声闻。天龙药叉。人非人等。咸作是念。今尊者善现,为以自慧辩才之力。当为菩萨摩诃萨众。宣说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法。教诫教授诸菩萨摩诃萨。令於般若波罗蜜多修学究竟。为当承佛威神力耶。具寿善现知诸菩萨摩诃萨众及大声闻天龙药叉人非人等心之所念。便告具寿舍利子言:诸佛弟子所说法教。当知皆承佛威神力。何以故?舍利子,诸佛为他宣说法要。彼承佛教精勤修学。便能证得诸法实性。由是为他有所宣说。皆与法性能不相违。故佛所言如灯传照。舍利子,我当承佛威神加被为诸菩萨摩诃萨众宣说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法。教诫教授诸菩萨摩诃萨。令於般若波罗蜜多修学究竟。非以自慧辩才之力。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法。非诸声闻独觉境界。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如佛所敕。汝以辩才当为菩萨摩诃萨众宣说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法。教诫教授诸菩萨摩诃萨。令於般若波罗蜜多修学究竟。世尊,此中何法名为菩萨摩诃萨。复有何法名为般若波罗蜜多世尊,我不见有法可名菩萨摩诃萨。亦不见有法可名般若波罗蜜多。如是二名亦不见有。云何令我为诸菩萨摩诃萨众宣说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法。教诫教授诸菩萨摩诃萨令於般若波罗蜜多修学究竟。佛言:善现,菩萨摩诃萨但有名。谓为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多亦但有名。谓为般若波罗蜜多。如是二名亦但有名。善现,此之三名。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如是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

善现当知。譬如我但是假名。如是名假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之为我。如是有情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见者,亦但是假名。如是名假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有情乃至见者,如是一切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如是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若般若波罗蜜多。若此二名皆是假法。如是假法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菩萨摩诃萨。谓为般若波罗蜜多。及此二名。如是三种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譬如色但是假法。如是法假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之为色。如是受想行识亦但是假法。如是法假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受想行识。如是一切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如是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若般若波罗蜜多。若此二名皆是假法。如是假法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菩萨摩诃萨。谓为般若波罗蜜多。及此二名如是三种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譬如眼处但是假法。如是法假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眼处。如是耳鼻舌身意处亦但是假法。如是法假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耳鼻舌身意处。如是一切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如是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若般若波罗蜜多。若此二名皆是假法。如是假法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菩萨摩诃萨。谓为般若波罗蜜多。及此二名。如是三种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譬如色处但是假法。如是法假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色处。如是声香味触法处。亦但是假法。如是法假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声香味触法处。如是一切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如是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若般若波罗蜜多。若此二名皆是假法。如是假法。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菩萨摩诃萨。谓为般若波罗蜜多。及此二名。如是三种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复次善现,譬如眼界但是假法。如是法假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眼界。如是耳鼻舌身意界。亦但是假法。如是法假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耳鼻舌身意界。如是一切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如是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若般若波罗蜜多。若此二名皆是假法。如是假法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菩萨摩诃萨。谓为般若波罗蜜多。及此二名。如是三种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譬如色界但是假法。如是法假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色界。如是声香味触法界。亦但是假法。如是法假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声香味触法界。如是一切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如是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若般若波罗蜜多。若此二名皆是假法。如是假法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菩萨摩诃萨谓为般若波罗蜜多。及此二名。如是三种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譬如眼识界但是假法。如是法假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眼识界。如是耳鼻舌身意识界。亦但是假法。如是法假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耳鼻舌身意识界。如是一切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如是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若般若波罗蜜多。若此二名皆是假法。如是假法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菩萨摩诃萨。谓为般若波罗蜜多。及此二名。如是三种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譬如眼触但是假法。如是法假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眼触。如是耳鼻舌身意触亦但是假法。如是法假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耳鼻舌身意触。如是一切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如是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若般若波罗蜜多。若此二名皆是假法。如是假法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菩萨摩诃萨。谓为般若波罗蜜多。及此二名。如是三种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复次善现,譬如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但是假法。如是法假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眼触为缘所生诸受。如是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亦但是假法。如是法假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如是一切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如是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若般若波罗蜜多。若此二名皆是假法。如是假法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菩萨摩诃萨。谓为般若波罗蜜多。及此二名。如是三种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譬如内身所有头颈肩膊手臂腹背胸胁腰脊髀膝腨胫足等但是假名。如是名假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内身所有头颈乃至足等。如是一切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如是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若般若波罗蜜多。若此二名皆是假法。如是假法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菩萨摩诃萨。谓为般若波罗蜜多。及此二名。如是三种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譬如外事所有草木根茎枝叶华果等物但是假名。如是名假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外事所有草木根茎枝叶华果等物。如是一切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如是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若般若波罗蜜多。若此二名皆是假法。如是假法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菩萨摩诃萨。谓为般若波罗蜜多。及此二名。如是三种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复次善现,譬如过去未来现在。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但是假名。如是名假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过去未来现在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如是一切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如是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若般若波罗蜜多。若此二名皆是假法。如是假法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菩萨摩诃萨。谓为般若波罗蜜多。及此二名。如是三种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复次善现,譬如幻事。梦境响像阳焰光影。若寻香城变化事等。但是假名。如是名假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幻事乃至变化事等。如是一切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如是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若般若波罗蜜多。若此二名皆是假法。如是假法不生不灭。唯有想等想。施设言说谓为菩萨摩诃萨。谓为般若波罗蜜多。及此二名。如是三种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於一切法。名假法假及教授假。应正修学。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应观色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受想行识若常若无常。不应观色若乐若苦。不应观受想行识若乐若苦。不应观色若我若无我。不应观受想行识若我若无我。不应观色若净若不净。不应观受想行识若净若不净。不应观色若空若不空。不应观受想行识若空若不空。不应观色若有相若无相。不应观受想行识若有相若无相。不应观色若有愿若无愿。不应观受想行识若有愿若无愿。不应观色若寂静若不寂静。不应观受想行识若寂静若不寂静。不应观色若远离若不远离。不应观受想行识若远离若不远离。不应观色若有为若无为。不应观受想行识若有为若无为。不应观色若有漏若无漏。不应观受想行识若有漏若无漏。不应观色若生若灭。不应观受想行识若生若灭。不应观色若善若非善。不应观受想行识若善若非善。不应观色若有罪若无罪。不应观受想行识若有罪若无罪。不应观色若有烦恼若无烦恼。不应观受想行识若有烦恼若无烦恼。不应观色若世间若出世间。不应观受想行识若世间若出世间。不应观色若杂染若清净。不应观受想行识若杂染若清净。不应观色若属生死若属涅槃。不应观受想行识若属生死若属涅槃。不应观色若在内若在外若在两间。不应观受想行识若在内若在外若在两间。不应观色若可得若不可得。不应观受想行识若可得若不可得。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应观眼处若常若无常。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常若无常。不应观眼处若乐若苦。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乐若苦。不应观眼处若我若无我。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我若无我。不应观眼处若净若不净。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净若不净。不应观眼处若空若不空。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空若不空。不应观眼处若有相若无相。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有相若无相。不应观眼处若有愿若无愿。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有愿若无愿。不应观眼处若寂静若不寂静。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寂静若不寂静。不应观眼处若远离若不远离。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远离若不远离。不应观眼处若有为若无为。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有为若无为。不应观眼处若有漏若无漏。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有漏若无漏。不应观眼处若生若灭。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生若灭。不应观眼处若善若非善。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善若非善。不应观眼处若有罪若无罪。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有罪若无罪。不应观眼处若有烦恼若无烦恼。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有烦恼若无烦恼。不应观眼处若世间若出世间。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世间若出世间。不应观眼处若杂染若清净。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杂染若清净。不应观眼处若属生死若属涅槃。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属生死若属涅槃。不应观眼处若在内若在外。若在两间。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在内若在外若在两间。不应观眼处若可得若不可得。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可得若不可得。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应观色处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常若无常。不应观色处若乐若苦。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乐若苦。不应观色处若我若无我。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我若无我。不应观色处若净若不净。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净若不净。不应观色处若空若不空。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空若不空。不应观色处若有相若无相。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有相若无相。不应观色处若有愿若无愿。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有愿若无愿。不应观色处若寂静若不寂静。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寂静若不寂静。不应观色处若远离若不远离。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远离若不远离。不应观色处若有为若无为。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有为若无为。不应观色处若有漏若无漏。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有漏若无漏。不应观色处若生若灭。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生若灭。不应观色处若善若非善。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善若非善。不应观色处若有罪若无罪。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有罪若无罪。不应观色处若有烦恼若无烦恼。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有烦恼若无烦恼。不应观色处若世间若出世间。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世间若出世间。不应观色处若杂染若清净。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杂染若清净。不应观色处若属生死若属涅槃。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属生死若属涅槃。不应观色处若在内若在外若在两间。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在内若在外若在两间。不应观色处若可得若不可得。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可得若不可得。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应观眼界若常若无常。不应观耳鼻舌身意界若常若无常。不应观眼界若乐若苦。不应观耳鼻舌身意界若乐若苦。不应观眼界若我若无我。不应观耳鼻舌身意界若我若无我。不应观眼界若净若不净。不应观耳鼻舌身意界若净若不净。不应观眼界若空若不空。不应观耳鼻舌身意界若空若不空。不应观眼界若有相若无相。不应观耳鼻舌身意界若有相若无相。不应观眼界若有愿若无愿。不应观耳鼻舌身意界若有愿若无愿。不应观眼界若寂静若不寂静。不应观耳鼻舌身意界若寂静若不寂静。不应观眼界若远离若不远离。不应观耳鼻舌身意界若远离若不远离。不应观眼界若有为若无为。不应观耳鼻舌身意界若有为若无为。不应观眼界若有漏若无漏。不应观耳鼻舌身意界若有漏若无漏。不应观眼界若生若灭。不应观耳鼻舌身意界若生若灭。不应观眼界若善若非善。不应观耳鼻舌身意界若善若非善。不应观眼界若有罪若无罪。不应观耳鼻舌身意界若有罪若无罪。不应观眼界若有烦恼若无烦恼。不应观耳鼻舌身意界若有烦恼若无烦恼。不应观眼界若世间若出世间。不应观耳鼻舌身意界若世间若出世间。不应观眼界若杂染若清净。不应观耳鼻舌身意界若杂染若清净。不应观眼界若属生死若属涅槃。不应观耳鼻舌身意界若属生死若属涅槃。不应观眼界若在内若在外若在两间。不应观耳鼻舌身意界若在内若在外若在两间。不应观眼界若可得若不可得。不应观耳鼻舌身意界若可得若不可得。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应观色界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声香味触法界若常若无常。不应观色界若乐若苦。不应观声香味触法界若乐若苦。不应观色界若我若无我。不应观声香味触法界若我若无我。不应观色界若净若不净。不应观声香味触法界若净若不净。不应观色界若空若不空。不应观声香味触法界若空若不空。不应观色界若有相若无相。不应观声香味触法界若有相若无相。不应观色界若有愿若无愿。不应观声香味触法界若有愿若无愿。不应观色界若寂静若不寂静。不应观声香味触法界若寂静若不寂静。不应观色界若远离若不远离。不应观声香味触法界若远离若不远离。不应观色界若有为若无为。不应观声香味触法界若有为若无为。不应观色界若有漏若无漏。不应观声香味触法界若有漏若无漏。不应观色界若生若灭。不应观声香味触法界若生若灭。不应观色界若善若非善。不应观声香味触法界若善若非善。不应观色界若有罪若无罪。不应观声香味触法界若有罪若无罪。不应观色界若有烦恼若无烦恼。不应观声香味触法界若有烦恼若无烦恼。不应观色界若世间若出世间。不应观声香味触法界若世间若出世间。不应观色界若杂染若清净。不应观声香味触法界若杂染若清净。不应观色界若属生死若属涅槃。不应观声香味触法界若属生死若属涅槃。不应观色界若在内若在外若在两间。不应观声香味触法界若在内若在外若在两间。不应观色界若可得若不可得。不应观声香味触法界若可得若不可得。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应观眼识界若常若无常。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识界若常若无常。不应观眼识界若乐若苦。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识界若乐若苦。不应观眼识界若我若无我。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识界若我若无我。不应观眼识界若净若不净。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识界若净若不净。不应观眼识界若空若不空。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识界若空若不空。不应观眼识界若有相若无相。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识界若有相若无相。不应观眼识界若有愿若无愿。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识界若有愿若无愿。不应观眼识界若寂静若不寂静。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识界若寂静若不寂静。不应观眼识界若远离若不远离。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识界若远离若不远离。不应观眼识界若有为若无为。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识界若有为若无为。不应观眼识界若有漏若无漏。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识界若有漏若无漏。不应观眼识界若生若灭。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识界若生若灭。不应观眼识界若善若非善。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识界若善若非善。不应观眼识界若有罪若无罪。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识界若有罪若无罪。不应观眼识界若有烦恼若无烦恼。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识界若有烦恼若无烦恼。不应观眼识界若世间若出世间。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识界若世间若出世间。不应观眼识界若杂染若清净。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识界若杂染若清净。不应观眼识界若属生死若属涅槃。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识界若属生死若属涅槃。不应观眼识界若在内若在外若在两间。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识界若在内若在外若在两间。不应观眼识界若可得若不可得。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识界若可得若不可得。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应观眼触若常若无常。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若常若无常。不应观眼触若乐若苦。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若乐若苦。不应观眼触若我若无我。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若我若无我。不应观眼触若净若不净。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若净若不净。不应观眼触若空若不空。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若空若不空。不应观眼触若有相若无相。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若有相若无相。不应观眼触若有愿若无愿。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若有愿若无愿。不应观眼触若寂静若不寂静。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若寂静若不寂静。不应观眼触若远离若不远离。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若远离若不远离。不应观眼触若有为若无为。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若有为若无为。不应观眼触若有漏若无漏。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若有漏若无漏。不应观眼触若生若灭。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若生若灭。不应观眼触若善若非善。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若善若非善。不应观眼触若有罪若无罪。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若有罪若无罪。不应观眼触若有烦恼若无烦恼。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若有烦恼若无烦恼。不应观眼触若世间若出世间。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若世间若出世间。不应观眼触若杂染若清净。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若杂染若清净。不应观眼触若属生死若属涅槃。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若属生死若属涅槃。不应观眼触若在内若在外若在两间。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若在内若在外若在两间。不应观眼触若可得若不可得。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若可得若不可得。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应观眼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常若无常。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常若无常。不应观眼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乐若苦。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乐若苦。不应观眼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我若无我。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我若无我。不应观眼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净若不净。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净若不净。不应观眼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空若不空。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空若不空。不应观眼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有相若无相。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有相若无相。不应观眼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有愿若无愿。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有愿若无愿。不应观眼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寂静若不寂静。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寂静若不寂静。不应观眼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远离若不远离。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远离若不远离。不应观眼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有为若无为。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有为若无为。不应观眼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有漏若无漏。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有漏若无漏。不应观眼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生若灭。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生若灭。不应观眼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善若非善。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善若非善。不应观眼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有罪若无罪。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有罪若无罪。不应观眼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有烦恼若无烦恼。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有烦恼若无烦恼。不应观眼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世间若出世间。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世间若出世间。不应观眼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杂染若清净。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杂染若清净。不应观眼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属生死若属涅槃。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属生死若属涅槃。不应观眼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在内若在外若在两间。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在内若在外若在两间。不应观眼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可得若不可得。不应观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若可得若不可得。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应观地界若常若无常。不应观水火风空识界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地界若乐若苦。不应观水火风空识界若乐若苦。不应观地界若我若无我。不应观水火风空识界若我若无我。不应观地界若净若不净。不应观水火风空识界若净若不净。不应观地界若空若不空。不应观水火风空识界若空若不空。不应观地界若有相若无相。不应观水火风空识界若有相若无相。不应观地界若有愿若无愿。不应观水火风空识界若有愿若无愿。不应观地界若寂静若不寂静。不应观水火风空识界若寂静若不寂静。不应观地界若远离若不远离。不应观水火风空识界若远离若不远离。不应观地界若有为若无为。不应观水火风空识界若有为若无为。不应观地界若有漏若无漏。不应观水火风空识界若有漏若无漏。不应观地界若生若灭。不应观水火风空识界若生若灭。不应观地界若善若非善。不应观水火风空识界若善若非善。不应观地界若有罪若无罪。不应观水火风空识界若有罪若无罪。不应观地界若有烦恼若无烦恼不应观水火风空识界若有烦恼若无烦恼。不应观地界若世间若出世间。不应观水火风空识界若世间若出世间。不应观地界若杂染若清净。不应观水火风空识界若杂染若清净。不应观地界若属生死若属涅槃。不应观水火风空识界若属生死若属涅槃。不应观地界若在内若在外若在两间。不应观水火风空识界若在内若在外若在两间。不应观地界若可得若不可得。不应观水火风空识界若可得若不可得。
资源编号:ZY1537046;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9;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communicate with sb 和某人交流

上 一 条: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玄奘 卷十二

下 一 条: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玄奘 卷十

其它收录: 临路歌
送郭少府探得忧字
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
总有一些人,被遗忘在别人的遗忘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各自的过去中,人们会用一分钟的时间去认识一个人
对不起,我不能用昨天的热情去拥抱今天的你
喜欢一个人就勇敢的表白,也许你还能知道你是几号备胎呢
一个美丽的邂逅,一次偶然的点击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246.175.245.*IANA保留地址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good!
105.118.124.*美国 加利福尼亚州玛瑞娜戴尔瑞市IANA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呵呵
159.86.222.*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come up with 提...
come over to 过...
come in 进
chat with sb 和...
catch up with ...
care 关心 eg : D...
call sb sth eg...
by the end of ...
bother 打扰 both...
学习是情感的提升和智慧的碰撞...
学习是一种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是寻找答案的过程,是思维...
学习是一种探索未知的冒险精神
学习需要自我激励,自我推动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