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梦参老和尚禅语50句搜索的搜索结果
八万四千法门最终没有离开这颗心,所以要把你的心修好
八万四千法门最终没有离开这颗心,所以要把你的心修好。心是指挥身的,也是指挥口的,也能指挥这个妄想心。现在我们这是妄想心,要把它变成真心,真心是性空的,所有一切法是缘起的,能掌握好性空缘起、缘起性空,这是最大的修行。

学佛是为了学乐,为了断苦
学佛是为了学乐,为了断苦,为了断苦的因。 以苦为师是古德警示世人的话。苦行,到山里行苦行,就可以成道吗? 不是这样的。 所谓苦行,是为了磨练自己的道心和对世间物质的执着,为了让自己在面临逆境的时候不被境界所转,是这个意思。 四谛,苦、集、灭、道成就之后,永远就不会再受苦了。

大家别认为受苦不好,越受苦你才能与道相近
大家别认为受苦不好,越受苦你才能与道相近。所以佛教导我们,比丘不求无病,"无病则贪欲生",身心安逸就会助长贪欲。有了病了,苦;知道苦了,他才修行,他道心才会升起。好多道友,他没病的时候,懈懈怠怠,等到有病苦逼迫了,他才会很精进。这一精进不要紧,到临命终时,他有能力出离轮回往生净。

念佛法门怎么念呢
念佛法门怎么念呢?不是那么简单的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好了,不见得这样子。你用哪个心念佛?如果用嗔心念佛,用贪心念佛,用愚痴心念佛,只求自己得到好处,这样来念阿弥陀佛,你生不了极乐世界。你必须有清净心,如果你没有清净心,充满贪、嗔、痴、烦恼,这样子学法修法,是没办法辨别清楚的。

每一部经,每一部论
每一部经、每一部论,都告诉你修行的方法,像我们念「金刚经」的,有没有想一想「金刚经」说什么?你怎么样依「金刚经」修行?不注意这些问题,只念文字而已,念了三年还如是,一点转变也没有。学佛法要用到你的心上,去变化你的心,变化你的态度,一切全变,真信不疑,你再用起功来,比以前增加百倍。

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懂得这个道理,你说修行、拜忏也好、念经也好、干什么都好,先注重你的心在想什么?如果你拜忏,拜「药师忏」、药师如来,你就想着药师如来!你在这里拜「药师忏」,心里却想地藏菩萨、想观音菩萨,这都不对,这叫妄心。还不说你想到世间,想到贪、嗔、痴上,那更不要说了。

学佛修行就是要改正自己思想和行为
学佛修行就是要改正自己思想和行为。先以佛法改正不好的思想,然后以戒律改变错误的行为。现在我们思想不正,行为不正,都要纠正过来。行为要正,心更要正。一切都是由心主宰,由心带动,心正一切正,修行就是修一个正确的心性。心态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态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

菩萨跟罗汉的区别在哪里
菩萨跟罗汉的区别在哪里?都成了道,都了了生死。一个是利益别人,一个是只能自利。道在人弘。一切真正的道理要人去弘扬,释迦牟尼佛已经不在世了,快三千年了,如果没有人弘扬,断灭了、消失了;如果断灭消失了,我们这三千年来的弟子还能闻到佛法吗?那就闻不到了。闻不到就得不到度了,不能得度了。

「佛」、「法」是两回事
「佛」、「法」是两回事。佛是什么涵义?佛就是明白,就叫佛。这个人明白了,是个明白人,给他标名,跟人不同,就叫佛。佛叫什么?明白觉悟的人。我们还没明白、没觉悟,那就跟这明白觉悟的学,学什么呢?学觉悟、学明白。那样我们渐渐就能达到觉悟明白了。

《地藏经》说,你有千百万亿愿
《地藏经》说:你有千百万亿愿、千百万亿事,都可以向地藏菩萨求,地藏菩萨都能满足你的愿。但是总的说,你要願一切众生得幸福,我们第一个回向都是法界众生。五欲的事儿少回向,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多回向得智慧,有了智慧你什么都能知道了,你什么都能成就了。

凡受三皈五戒者,要发菩提心
凡受三皈五戒者,要发菩提心。什么叫发菩提心呢?就是发利益众生的心。你受了三皈了就成为菩萨。菩萨是做什么的,是利益别人的。梵语菩提萨埵,翻译呢就是觉有情,让一切有情都能够学佛,皈依三宝。这就是你受了三皈五戒,发菩提心所应该做的。

无论修行哪一个法门,最大的障碍就是中断魔
无论修行哪一个法门,最大的障碍就是中断魔。为什么中断叫魔呢?不能相续,修行力量中断了。再来又得从头做起了,不是那个力度了,修行也如是。过了这个机会,再想重复,恐怕很难了。

菩萨是畏因,咱们众生是畏果
菩萨是畏因,咱们众生是畏果。菩萨不敢造一点坏事,一起念马上就止住,觉知前念起,只须后念不起,不让它相续。众生不然,众生就是相续,众生他是非得发这身口七支,他在贪里头,他说:我没做啊,我心里想啊,我不敢去做啊。不敢去造业那也是止了,这是世间的因果。

信是根,信久了产生一种力量
信是根,信久了产生一种力量。什么力量呢?能够除一切邪知,依着正道的修行。信往前进一步,念念不悖三宝。警告我们,你信了佛了,相信是佛了,自己本具是佛。那佛干的是什么事,就是化身佛他一天做什么,那你应该做什么。精进心是让你把你念头看好。

修行不容易,我有经验的
修行不容易,我有经验的。当年请弘一大师讲经结束,送他离开青岛以后,我就发心拜占察忏,拜了很长一段时间,身心安定,刚刚有点暖气儿日本人就来了,这是我的业呀!没办法,只好中断了。等到后来去藏地,住监狱就更没有因缘拜了。这就是修行的障碍,所以说修行不容易。

梦究竟是假的是真的呢
梦究竟是假的是真的呢?全部是假的,没有真的。只有佛成了佛了,你所做的梦全醒了,因为现在以佛来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对于供养的功德,不要起执着心
对于供养的功德,不要起执着心。我们很多道友都是务实主义,供养之后,就期盼着菩萨给我送来自己所求的,认为这才是真实的。他不明白,这是在用自己的信仰在谈条件做交易,这是错误的。这就是执着心,贪恋心,都是没有正见的信心。

为何有的人会生病痛苦呢
为何有的人会生病痛苦呢?那是因为你过去杀生业很重!所以你今生经常害病,怎么办?有对治它的方法,你可以放生。不要像别人讲的去买来放生,而是随时随地遇到你能做得到的,你就放生;这是对治多病短命最好的方法。

佛教我们要慈悲喜舍,对一切众生有一个大慈悲心
佛教我们要慈悲喜舍,对一切众生有一个大慈悲心。这比我们保存的最宝贵的珍宝还珍贵,看见一切都生欢喜。这都是我们过去世的父母、未来的诸佛,我们有什么可骄傲的呢?每部经都是这样教导的,一切众生都是未来诸佛、都是我们过去的父母,这样子你还能傲慢起来吗?这就是转化你骄慢、愚癡、贪恋的心。

一切诸法因缘生起的,因缘生诸法
一切诸法因缘生起的,因缘生诸法,因缘也能灭诸法,诸法的生灭都是因缘。缘起诸法没有实体,因缘所生没有实体的。一切诸法建立在什么上呢?空。所以我们说出家人是成为空门,所谓「进入佛教,顿入空门」,一般的是这样说。空门空不空?空门不空,因为空门不空而建立一切法。这一切法是什么?世间相。

《心经》上的第一个字就叫你观,观就是思惟
《心经》上的第一个字就叫你观,观就是思惟,思惟就是你想,你一天想什么?经过你的想,经过你的思惟,经过你的理解,把一切诸法都看破了,生灭无常,无人、无我、无众生相,看破了、放下了,你才能自在啊!

神通,神就是天心
神通,神就是天心,就是你现前一念心、自然的心。

当智慧未开时,要远远避开世间名和利
当智慧未开时,要远远避开世间名和利。地位愈高,名声愈大,就愈危险。要彻底放下,放得愈干净,愈容易成就。

受过三皈依就不再堕三途了,但是这有个前提
受过三皈依就不再堕三途了,但是这有个前提,前提是什么呢?只有你停止造作恶业了,才不堕三途啊。

遇到有人对我不好,侮辱我了
遇到有人对我不好、侮辱我了,或者骂我、轻贱我,夺我的利益,损害我,我们应当忍他、让他。佛教导我们要忍,这个忍并不表示我们卑贱,软弱,这个忍并不表示我们没有跟他奋斗的能力,这种忍是一种智慧,在让他的时候是在成就他,不让他再去造业,这里头就要有这种智慧和观修。

心里的烦恼,心里的垢染
心里的烦恼、心里的垢染,你想顿断,一下就清净,像六祖大师一闻法便大彻大悟,这要善根深厚,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应该学习神秀大师的方法: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是渐修。学佛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渐修,一种是顿悟。要明白,顿悟也是从渐修中来的。

不偏不违,不断不常
不偏不违,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为正;能使众生生起觉悟,轨生物解,任持自性,即为法义。 凡夫没有觉悟不能解,佛才令正法住世,令其生起觉悟。一切诸法无所住,不可执有,不可执无。悟到此能见到自己的本身,法身。

如无健康身体,修道难
如无健康身体,修道难! 没有健康的身体,不能拜佛,不能禅坐种种逆缘很不容易修成道果。 照顾好身.心健康 才可用这个身体借假修真。

不论你是学哪一个法门,也好
不论你是学哪一个法门,也好,或是学五教华严,学四教法华;既使在西藏学密宗,学大灌顶,学圆满道次第,任你学那一法,都有个共同的基本要求,都要做到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如果没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不称为佛弟子;不称为佛弟子;你就不能够依照佛的教遵去做,你便不能领受佛的教遵。

我们经常说佛,法
我们经常说佛、法、僧三宝,什么叫佛?佛就是觉悟的觉。当你觉悟了,你就是佛;你没有觉悟,你就是众生。你现在在哪一道,就是哪一道的众生。所以你觉悟了,你就是佛。但是觉悟,有究竟,有不究竟,佛也有分证的。


共 1000 个站点,每页 30 个,分页:1 [2] [3] [4] [5] next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come up with 提...
come over to 过...
come in 进
chat with sb 和...
catch up with ...
care 关心 eg : D...
call sb sth eg...
by the end of ...
bother 打扰 both...
学习是情感的提升和智慧的碰撞...
学习是一种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是寻找答案的过程,是思维...
学习是一种探索未知的冒险精神
学习需要自我激励,自我推动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