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中外名家教育格言100句搜索的搜索结果
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
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

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
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孟子始言持志,志之赖于持也久矣
孟子始言“持志”,志之赖于持也久矣。持之义不一端,大要维持之欲其正也,操持之欲其信也。持之之方亦不一端,大要善其志之所以养也,填其志之所以发也。

疾学在于尊师,尊师则言信矣
疾学在于尊师,尊师则言信矣,道论矣。

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
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

'自卑'固然不好,'自负'也不好
'自卑'固然不好,'自负'也不好,容易停滞。我想,顶好是不要自馁,总是干;但也不可自满,仍旧总是用功。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人恒过,然后能改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学习达到透彻领悟的材料,特别是达到概括性领悟或理解程度的材料
学习达到透彻领悟的材料,特别是达到概括性领悟或理解程度的材料,会变成个人的个性结构的一个持久的部分。或者如果教师们很理解有关的基本心理学原理,那么,所有学校的学习就可能具有这种性质。

不去尝试把学生引入某一领域或者感到这件事有困难的时候就过早地放弃它,那就等于承认
不去尝试把学生引入某一领域或者感到这件事有困难的时候就过早地放弃它,那就等于承认,学生只要是在学校里,就无论如何不能在这些领域中得到发展。

不要把课堂变成问答会
不要把课堂变成问答会。……但是,只要学生能提问题,这就是重要的条件之一,它有利于形成和巩固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单纯地听教师讲课不能充分发动学生的精神力量。正象我们在第一次谈话中所说的那样,只有当学生自己发觉在对教材的理解上还有这样或那样的衔接不上的地方时,他们求知的渴望才会产生和增长起来。当某些不相符合的地方引起学生的警觉,当他们感到还缺少某些成分才能使知识相互'吻合'的时候,这就是好事。

最佳学习条件对学生能力的获得和提高有多大促进作用,特别是对那些俗话说起来比较笨的儿童有多大作用
最佳学习条件对学生能力的获得和提高有多大促进作用,特别是对那些俗话说起来比较笨的儿童有多大作用。这些都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有重要影响。

顽强的回忆是一种劳动,这种劳动有时也是相当艰巨的
顽强的回忆是一种劳动,这种劳动有时也是相当艰巨的;但是必须使儿童逐渐习惯于它,因为遗忘的原因往往是懒于回忆被遗忘的东西;因此,对记忆痕迹漫不经心的恶习就根深蒂固了。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说那些当学生稍有遗忘就急于提示而不耐心等待的教师,是在损害着儿童的记忆。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发然后禁,则格而不胜
发然后禁,则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赞可夫新教学原则:
赞可夫新教学原则:

布鲁纳教学四原则:教学论应当详细规定最有效地使人能牢固树立学习——一般形式的学习和特殊类型的学习——的心理倾向的经验
布鲁纳教学四原则:教学论应当详细规定最有效地使人能牢固树立学习——一般形式的学习和特殊类型的学习——的心理倾向的经验。(动机原则)

我们还把创造认识上争论情景的方法和组织学习讨论的方法列入刺激学习和启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我们还把创造认识上争论情景的方法和组织学习讨论的方法列入刺激学习和启发学习动机的方法。……学生参与科学争论,不但使他们在有关问题上加深知识,而且不知不觉地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主题上,引起新的学习兴趣。

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
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此六者得于学,则邪辟之道塞矣,理义之术胜矣。

教人者必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
教人者必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当知谁可先传此,谁将后倦此。

人之情,恶异于己者
人之情,恶异于己者,此师徒相与怨尤也;人之情不能亲其所怨,不能誉其所恶:学业之败也,道术之废也,从此生矣。善教者则不然,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

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
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教师和学校舆论唯一的根据分数来给一个人做出好的或坏的结论,那他就不会努力去当一个好人。……如果人的精神生活(而且是什么样的人啊,幼小的,非常娇嫩的,在兴趣、愿望和需要上都还极其脆弱的人)仅仅被局限在这个领域,也就是说,他只能在掌握知识上、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会有失败和困难在等待他,使他的生活变成一种痛苦。

教育的伟大目标不只是装饰而是训练心灵,使具备有用的能力
教育的伟大目标不只是装饰而是训练心灵,使具备有用的能力,而非填塞前人经验的累积。——(美)爱德华兹

对于青少年,最关键的是从小要有好奇心
对于青少年,最关键的是从小要有好奇心,遇到问题追问下去,这种精神比考试得到好分数更重要。——【中】李政道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美】爱因斯坦

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
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六七)下》第101页

对待知识就要象对待粮食一样,我们活着不是为了知道
对待知识就要象对待粮食一样,我们活着不是为了知道,正如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一样。————洛斯金(英国艺术理论家、政论家)


共 1000 个站点,每页 30 个,分页:1 [2] [3] [4] [5] next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each +名(单)每一个…...
Don't mind +d...
Don't forget ...
do wrong 做错
do better in 在...
do a survey of...
decide to do s...
dance to 随着……跳...
consider + doi...
鸟都不知该往哪飞好了,你的笑...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在你的眼睛...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这并非是我...
秋天的白云,温柔如絮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